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公司调研

青岛海尔研究报告:光大证券-青岛海尔-600690-两个维度看青岛海尔:产品+渠道红利服务当前,高效零售+全球协同决胜千里-180601

股票名称: 青岛海尔 股票代码: 600690分享时间:2018-06-02 10:08:48
研报栏目: 公司调研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金星,甘骏
研报出处: 光大证券 研报页数: 10 页 推荐评级: 买入
研报大小: 1,586 KB 分享者: wah****321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
  近日,我们就公司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与管理层进行了详尽的交流与沟通,认为公司基本面向好的逻辑仍在持续。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短期看,前期国内市场流程理顺是关键,使得公司推行的产品升级/品牌高端化的战略落地更接地气、更高效,零售数据有望领跑行业。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长期看,我们反复提到的家电产业商业形态在发生变化,规模扩张+深度分销不再是重点,产品差异+高效零售会是重点,这与海尔这些年积累的互联网零售思路是一致的。维持预计公司18~20年EPS分别为1.34/1.55/1.79元,对应PE15/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继续推荐。
  点评:
  ◆近两年经营持续向好源于产品策略+渠道调整两大因素
  侧重产品高端化/品牌高端化:产品策略集中在产品升级和品牌高端化,不仅仅体现在高端品牌卡萨帝的快速增长,也体现在全产品线均价和份额的稳步提升。对应产品策略,公司也调整了销售策略。低价和同质化的产品必须依靠价格战和压货模式来抢夺份额;现在公司通过终端产品的高用户认可度,利用社区式口碑传播获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
  渠道管理改善助力产品策略有效落地:15年以来,李华刚总全面负责内销业务,600690和1169两大平台力出一孔;公司在渠道端实现了优化管理架构、改善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措施,助力公司产品策略能有效落地。
  ◆产品高端化:行业提供了升级环境,公司内生性的产业积累才是核心
  随着冰洗产品进入需求稳定的成熟期,市场更新需求达70%以上,因此,产品升级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高质量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成为撬动客户需求的试金石。海尔的长期积累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高端化产品”的战略,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并通过收购三洋、斐雪派克、GEA等国外家电公司获得了大量的技术资源。
  根据中怡康数据,海尔产品ASP持续高于市场,且提升幅度领先:2017年公司冰洗累积ASP分别同比+16%/16%,市场同期ASP分别同比+14/+11%。财报显示,最具代表性的卡萨帝品牌17年收入同比+41%,18Q1同比+50%。17年在国内万元以上高端家电市场占比达35%,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公司管理层表示,产品升级/品牌高端化仍是中国区业务的核心,我们认为,这个战略是符合冰洗产业阶段的,公司前期的积累和国际业务协同,对这个战略提供了保障。我们认为,受益于强大的技术积累和领先的品牌力,预计公司未来产品高端化仍会领先市场,并继续拉动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渠道协同:渠道体系调整,才是产品策略有效落地的关键
  早期协同较弱,内部交流成本高。过去在三四级市场,海尔有两个团队共同负责运作,二者存在一定掣肘的情况,团队内部的博弈带来渠道压货等情况。一面是以690上市公司为主体的产品团队,另一面则是以1169上市公司为主体的渠道团队。落实到渠道上,分别有产品经理、渠道经理对接同一经销商。两个团队在考核上略有差异,产品经理主要考核与产品有关的出货情况、包括量价、结构等指标,而渠道经理主要负责网络开拓,主要考核与零售情况有关的网点数量、店铺选址等。690产品团队和1169渠道团队,考核/汇报独立且考核指标各异。过去几年受制于冰洗产品的弱势行情,业绩考核压力较大,两个团队内部经营目标冲突,导致内部掣肘严重、公司产品端优势得不到充分反映。
  2015年末公司对中国区销售及渠道体系的调整与梳理,从此之后产品结构、渠道盈利、经销商积极性都步入正轨,企业经营周期步入上行正反馈。具体措施包括:
  (1)管理架构上,两个团队合二为一,产品和渠道经理合并,统一由李华刚总管理,直接汇报给梁总;
  (2)考核指标上转向终端零售,充分调动经销商积极性。产品/渠道统一为终端零售考核指标,改变了以前存在压货的模式;
  (3)激励机制上侧重奖而非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理顺渠道机制,充分提高渠道效率,助力公司的产品和品牌优势顺利落地变现。所以15年以来,渠道端的理顺和优化使得公司充分享受领先的品牌和产品带来的红利。而我们认为,这一红利在接下去的1~2年时间中还将持续发酵,支撑公司业绩的增长。
  ◆长期产业视野:行业进入新周期,对企业能力的要求上升到"高效零售"的层面,海尔是这方面的先行者
  商业模式从规模过渡到效率,公司战略规划有望逐步兑现。过去10年,行业规模扩张+龙头垄断竞争带来的"规模红利+竞争红利"是家电产业扩张与投资的核心逻辑。但是展望未来,随着规模红利淡化,旧的投资逻辑逐步失效。行业运营模式进入新周期,商业模式到达分水岭,即从规模向效率的过渡。
  渠道扁平化是大方向,产业链的价格分配需要进一步优化,逼迫企业的经营重心需要从过去侧重分销向侧重零售转移。
  一方面,海尔在渠道的扁平化、周转效率的提升以及产业链数据化改造等方面均作了较为充分的探索,而且在战略规划中再三强调以销定产,减少库存,实现高周转。
  另一方面,海尔的业务流程是围绕着"用户解决方案"搭建的,说直白点,是一套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服务流程体系,这是和多数家电企业围绕生产和渠道分销搭建的流程体系是截然不同的。
  ◆前瞻性布局:国际化业务渐入佳境,智能家居投入仍在持续
  除了战略层面的分享,管理层也分享了国际化业务、智慧家庭生态的思路。三位一体确保本土化,全面协同带动业绩增长。公司通过并购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出完善的品牌架构。同时在管理方面,坚持本土化设计、制造、营销的三位一体战略,而通过管理理念输出和资源的协同,来迅速提升并购单位的业绩表现。举例来讲,三洋并购八个月后,扭亏为盈并持续盈利;GEA业绩快速增长,并创出历史的新高。
  "软硬兼施",智能家居领域卓有成效。公司持续对智能家居领域的投入:硬件端--公司在产品迭代和技术储备等方面优势显著;软件端--坚持对于U+智慧云平台和UHomeOS智能家电操作系统的开发,同样具备强大的掌控力。公司在智慧家居的大力拓展卓有成效:2017年海尔的智能产品销售1300万台,收入占比达21%,市场份额绝对领先;同时智慧平台已经有了5800名的注册用户。
  现阶段来看,海尔目前是三大白电公司市场分歧最大的,我们认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其偏低利润率水平以及前瞻布局的业绩兑现上。
  ◆市场分歧1:空调厨电业务发力,净利率有望逐步改善
  投资者普遍关注为何海尔的净利率水平相对竞争对手仍有一定差距,而公司未来利润率提升空间如何?公司在净利率水平上一直落后于格力和美的,最主要的因素为产品结构的差异。冰洗产品过去一直是公司的强项,但在毛利较高的空调和厨电领域则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利润率相对处在弱势水平。
  近年来,公司逐步发力空调和厨电领域:在空调领域靠自主研发,推出了自清洁、智能空调等有竞争力的产品;而厨电领域借力GEA和斐雪派克产品线,推出多款高端化厨电。与产品端配套的,在渠道端加快拓展空调、厨电专营渠道。随着公司盈利品类短板逐步补齐,净利率有望得到改善。
  ◆市场分歧2:战略布局的前瞻性如何和业绩做到统一?
  无论是产品的品牌化、高端化转型还是扁平化渠道的改造,青岛海尔在战略的规划层面一直以来具备很强的前瞻性。但是,公司在战略层面的超前性和复杂性也使得市场对于其抽象的布局和概念能否最终落实到业绩的提升上产生了较大的疑虑。
  我们认为,战略的前瞻性能否与业绩增长实现统一关键在于两点:(1)是否抓住主要矛盾:对于海尔来讲,其看似复杂抽象的战略布局的内在核心为:坚持以产品和用户为导向。公司力图构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体系,而这恰恰与新周期下的改革方向是深度契合的,很好的抓住了行业发展逻辑的重要变革点。(2)战略的实际执行情况:如上文所说,过去受制于治理结构的臃肿和混乱,产品和渠道战略执行效果较差,未能在业绩层面充分反映。但现阶段下,公司治理结构和考核机制的逐步完善,对前瞻战略的有效执行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先发优势。
  ◆投资建议:
  公司在产品和渠道两端发力的结果使得产品份额出现显著提升,且在未来1~2年内经营改革红利还将持续释放。中长期来看,公司致力于全产业链尤其是渠道运营效率的提升,坚持以产品和用户为导向,个体能力优势将驱动市场份额的加速集中并确保自身成长的确定性;而另一方面,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带动国际化业务渐入佳境,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我们一直强调,与去年行业大开大合式的投资逻辑不同,随着出货量增速的逐步放缓,今年的选股逻辑逐步回归消费本质及公司自身阿尔法对个股的配置价值。地产下行周期下,公司冰洗产品为主的收入结构使得业绩确定性强,维持预计公司18~20年EPS分别为1.34/1.55/1.79元,对应PE15/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继续推荐。
  ◆风险提示:
  需求大幅下滑,原材料成本上升,汇率大幅波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