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3-17 13:55:01 |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陆彬彬 |
研报出处: 广证恒生 | 研报页数: 12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785 KB | 分享者: del****gsf | 我要报错 |
2016年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47家,平均每月有4家企业到港股上市。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到2017年,赴港上市的企业数有所减少,共27家。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2018年截至3月8日,每月各有1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2017年后半年,港股市场新政不断:2017年6月16日香港交易所公布框架咨询文件,拟建议设立一个独立于主板及创业板的创新板;2017年12月经征询市场意见,港交所将允许未能通过财务资格测试(包括未有收益或盈利记录)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允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高增长及创新产业公司在港上市。
随着港股市场新政逐步落地,预计国内诸多准备上市的公司将会把香港市场纳入重要的考量。但企业把去港股IPO纳入到资本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香港资本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赴港上市还要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发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发行风险】
●IPO募集资金不足:2016年到2018年3月,77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17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未达到预期,占比高达22.1%。其中首发募集资金与首发预计募集资金差额最大的是中银航空租赁(2588.HK),预计募资87.4亿港元,而实际募集资金额仅为43.7亿港元。
●跌破发行价:2017年至今,30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9家企业上市首日收盘价即跌破发行价,占比30%。23家企业2017年上市至今出现跌破发行价情况,占比76.7%。而A股市场中,尚未出现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情况。而从上市日至今的涨跌幅情况来看,2017年到2018年共有新增上市企业470家,其中仅有8家企业上市日至今发生过跌破发行价情况,占比仅1.7%。对比A股市场,港股市场出现破发风险的比率尤其高。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将会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后续的运作,如再融资、债券发行等。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不足:30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主板上市的有25家,平均日均成交量为814.7万股,平均日均成交额为3969.3万港元;创业板上市的5家内地企业,较主板上市企业流动性略逊一筹,平均日均成交量为424.6万股,平均日均成交额为280万港元。A股主板/创业板上市企业2017年1月至今区间日均成交量是香港主板/创业板的1.5倍左右。另外,港股中不同上市企业之间流动性差异较大,主板上市的25家企业中,日均成交量超过1千万股的有5家,元力控股(1933.HK)日均成交量最高,为8455万股;日均成交量不足100万股的也有5家,九台农商银行(6122.HK)自2017年1月12日港股主板上市至今,日均成交量仅为47.1万股。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