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1-05 14:40:16 |
研报栏目: 金融工程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冯佳睿,袁林青 |
研报出处: 海通证券 | 研报页数: 17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1,469 KB | 分享者: d97****29 | 我要报错 |
自2017年以来,多因子模型中常用的选股因子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因此,因子收益的预测就变得至关重要。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系列前期专题报告《选股因子系列研究(二十)——基于条件期望的因子择时模型》就对于常见选股因子收益的预测进行了初步讨论。专题报告《选股因子系列研究(三十)——因子择时模型改进与择时指标库构建》对于因子择时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于择时变量库的构建进行了讨论。本文将重点讨论择时变量的筛选以及择时模型的相关扩展应用。
可使用套索回归进行择时变量筛选以及因子收益预测。在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2月29日间,因子择时模型收益为12.3%,基准组合收益为-20.9%。在2008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29日间,因子择时模型年化收益约为44.2%,基准模型年化收益约为51.7%。
可使用弹性网回归进行择时变量筛选以及因子收益预测。在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2月29日间,因子择时模型收益为11.4%,基准组合收益为-20.9%。在2008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29日间,因子择时模型年化收益约为44.3%,基准模型年化收益约为51.7%。
因子择时模型可扩展为衰减加权的因子择时模型。在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2月29日间,因子择时模型收益为15.4%,基准组合收益为-17.5%。在2010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29日间,因子择时模型年化收益约为33.9%,基准模型年化收益约为37.5%。
因子择时模型可与风险控制模型结合构成指数增强组合。在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2月29日间,因子择时沪深300增强收益为30.6%,基准沪深300增强组合收益为25.5%。在2008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29日间,因子择时增强组合年化收益约为16.9%,基准增强组合年化收益约为17.5%。
因子择时模型可退化为风格概率模型并应用至风格轮动上。由于每个因子都可被看作为一种风格,因子择时模型得到的因子收益预测实际上可以协助进行风格轮动。然而传统的因子收益预测值,如IC或者回归BETA,都较为抽象,对于因子选股较为陌生的投资者无法直接使用。对于这一问题,回归法下的因子择时模型经过小幅调整可以进一步扩展为风格概率模型,从而更加直观地协助投资者进行风格轮动。
风险提示。市场系统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以及政策变动风险会对策略表现产生较大影响。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